发布时间:
2025-03-27
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事务总长★◆★、上海论坛组织委员会主任金在烈在闭幕式上演讲时说,今年中国的抗震救灾告诉世界人民一个新的人文关怀和新的价值观。通过这一次抗震救灾,世界各国政府重新认识了东方文明和东方价值观。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在闭幕式上作主旨演讲时说,今年中国的GDP增长速度可能是8%到10%,外贸顺差可能会减少20%到30%。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GDP经济增长速度的降低和外贸顺差的减少也有利于我们优化外资的结构◆■★◆★、优化我们的外贸结构、优化我们的产业结构,也有利于我们将更多的资源用在科技、教育、节能、环保、改善民生和加强公共服务方面。
亚洲的转型应使越来越多的人分享到增长成果,亚洲的转型与人口模式转变紧密相关■◆◆,教育、医疗、住房等物品的供给对居民福祉的增进至关重要★■◆■。经济全球化使各国更具有★■★■■“利益共同体”特征■◆★★★,亚洲的转型必须重塑国家交往方式。各国应通过对话化解矛盾、通过合作实现共赢、通过包容实现文化多样性◆■◆。
此次论坛就中国经济改革开放30年回顾■■■◆、住房与民生◆◆■■◆、能源与发展等主题举办了3场圆桌会议,还举办了一场以世界性人才的培养、大学的责任为主题的中外大学校长早餐会。同时,金融转型、国际环境与制度、亚洲转型与国际次序、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亚洲城市转型与战略选择等6个分论坛举行了近40场学术研讨会。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体制转轨是亚洲多数国家作出的重要选择★◆★★◆◆,当前亚洲多数国家试图在提高市场化程度的基础上形成市场政府的良性互动■■■★◆。经济全球化促使经济结构转化和要素重新配置。经济发展伴随着劳动力从农业流向工业■★■★■、从农村转向城市。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亚洲的金融体系也面临着转型使命。企业需要通过融资来增强竞争优势,而金融发展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竞争能力■◆★■★■。此外★★,亚洲的增长将越来越显著地受到能源制约。亚洲需要利用国际市场缓解能源压力,但更需要调整增长方式并寻求接替方式。
5月27日◆★★◆,为期3天的上海论坛2008在复旦大学胜利闭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出席闭幕式并作主旨演讲。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高坚等中外嘉宾出席闭幕式■■◆。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上海论坛专家委员会主任袁志刚在作论坛总结时表示,此次论坛上,与会的专家学者以关注亚洲、聚集热点、荟萃精英、推进互动、增强合作、谋求共识的上海论坛精神为指导,对经济全球化和亚洲的选择这一主题进行了宽视角、多方面■◆★◆■★、细致深入的讨论和交流。论坛期间来自政界◆◆◆■★★、学界和商界的代表各抒己见,思想与理念碰撞◆◆,观点与建议交流,提供了一场丰富的学术盛宴◆◆★,涌现了许多创新的学术思想◆■■■★。
秦绍德指出,亚洲的未来、亚洲人民的福祉来自于亚洲区域内的互信和合作,需要亚洲各国和世界各地的智慧和远见。复旦大学连续举办上海论坛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区域内的互信和合作★■◆◆★■,奉献发展的智慧和远见。
成思危说,今年中国连续遭受了两次大灾难,一次是2月份的雪灾、一次是5月份的汶川地震,我们深切悼念在汶川地震中牺牲的人们,我们要努力做好地震后续的救灾重建工作,要提高对灾害预报的科学水平、加强预防和控制■◆◆★■★,加强对自然灾害的危机管理。
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教授沈建法:香港泛珠三角,迎接新一轮区域合作升级
通过3天紧张激烈的交流讨论,与会代表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对特定国家或地区而言◆◆■★◆,经济全球化既意味着机遇,也蕴涵着挑战。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增进社会福祉的前提,亚洲的转型以实现经济持续增长为基础■★■◆■,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以增加社会财富,具体体现为经济体制转轨★■■■★★、经济结构转化、金融制度转型和能源政策完善。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地理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主任杜德斌:把上海打造成国际产业研发中心
金在烈说,东方的文明、中国的价值观是以人为本的,是有包容观念的价值观。在这种东方文明价值观之下★◆★,上海论坛以东方文明和谐和包容的价值观出发,来讨论世界经济的各种议题■★。上海论坛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发展、通过东方的文明和价值观给世界人民带来福祉、幸福和财富。
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上海论坛组织委员会主任秦绍德在闭幕式上演讲时说,作为对经济全球化的回应,20世纪80年代以后,亚洲走上了以内部调整和外部合作为主线的转型之路★■■。亚洲转型的目标是实行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亚洲的转型体现为经济体制转轨★■■■、经济结构优化、金融制度转型和能源政策完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张雷:城市化发育需要产业结构合理演进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副校长Barry M.Klein:加州提高能源效率有良方
本次上海论坛的主题是“经济全球化与亚洲的选择:转型★■◆■★★、增长与福祉”■◆★■■。论坛期间,来自26个国家的300余名专家学者汇集复旦,提交论文120余篇,发言专家200余位◆★■★◆★。与会嘉宾和代表各抒己见、切磋交流,在很多问题上达成广泛共识。
美国普氏能源资讯总裁Victoria Chu Pao◆■◆:中国应在石油需求管理上发力
亚洲的转型已取得了增进社会福祉的显著绩效,亚洲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超过30%,已成为最具活力的地区和推动世界发展的主要力量■◆★■★★。然而亚洲在经济发展、政治建设、安全稳定等方面仍面临着许多挑战,能源危机、粮食危机、金融风险■■◆★◆、环境污染、■◆■★、自然灾害◆■◆、重大传染性疾病、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影响到亚洲的稳定与发展■■◆。亚洲的转型依然任重而道远。
不过成思危也指出,自然灾害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还需要认真的评估和应对★◆★★★◆。只要我们努力工作,中国还是可以实现规定的今年经济增长8%的目标★■★◆★■,为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和为“十二五”规划的开局打下良好的基础。
亚洲的转型以经济增长为前提,但增长不是转型的全部,增长也不等于发展和福祉增进。亚洲转型必须考虑社会发展。完善分配制度◆★、转变人口模式、解决民生问题■★◆◆■■、增强区域合作也应是转型的重要内容。
最后,大会发布了上海论坛2009主题:经济全球化与亚洲的选择危机合作发展。
相关资讯
2023-12-06
2023-12-06
2023-12-06
2023-12-06
2023-12-06
2023-12-06
2023-12-06
2023-12-06
2023-12-06
2023-12-06